服务中心

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

来源:必发bf88唯一官方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2 11:11:02

  (73)专利权人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新华大道文武路42号新时代广场23层

  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进液管(2)的左右外侧壁上均焊接有安装板(4),两个安装板(4)的底表面上均固设有垂向设置的电缸(5),两个电缸(5)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均焊接有连接板(6),两个连接板(6)之间焊接有压盖(7),压盖(7)的底表面与进液管(2)的顶表面之间抵压有超滤膜(9),所述进液管(2)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部均开设有盲孔(10),盲孔(10)内嵌装有弹簧(11),弹簧(11)的一端焊接于盲孔(10)的底部,另一端上焊接有与盲孔(10)滑动配合的顶板(12)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,结构紧密相连、提高超滤膜清洗效率、方便将超滤膜取下、操作简单。

  1.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它包括泵体(1)、设置于泵体(1)一端口处的进液管(2)、设置于泵体(1)另一端口处的出液管(3),其特征是,所述进液管(2)的左右外侧壁上均焊接有安装板(4),两个安装板(4)的底表面上均固设有垂向设置的电缸(5),两个电缸(5)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均焊接有连接板(6),两个连接板(6)之间焊接有压盖(7),压盖(7)上连接有接头(8),压盖(7)的底表面与进液管(2)的顶表面之间抵压有超滤膜(9),所述进液管(2)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部均开设有盲孔(10),盲孔(10)内嵌装有弹簧(11),弹簧(11)的一端焊接于盲孔(10)的底部,另一端上焊接有与盲孔(10)滑动配合的顶板(12),在弹簧(11)的弹力作用下,顶板(12)的顶表面抵压于超滤膜(9)的底表面上。

  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其特征是,所述安装板(4)上开设有槽体,所述电缸(5)的活塞杆向上贯穿槽体设置。

  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其特征是,两个电缸(5)关于进液管(2)左右对称设置。

  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其特征是,两个盲孔(10)关于进液管(2)左右对称设置。

  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其特征是,所述压盖(7)上开设有螺纹孔,所述接头(8)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(13),接头(8)经外螺纹(13)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于压盖(7)上。

  6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其特征是,所述顶板(12)为外部包裹有橡胶套的塑料板。

  [0001]本实用新型涉及超滤膜安装的技术领域,特别是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。

  [0002]在物料的生产配置中,都需要用洁净水,洁净水与物料混合后才能生产出符合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产品。目前大多数车间内采用超滤循环泵来实现洁净水的生产,其原理是利用其内的超滤膜来过滤掉自来水中的细沙。超滤循环泵的结构如图1~2所示,超滤循环泵包括泵体1、设置于泵体1一端口处的进液管2、设置于泵体1另一端口处的出液管3,所述进液管2的顶部经螺钉14连接有压盖7,在螺纹连接力下,超滤膜9抵压于压盖7和进液管2之间,压盖7上连接有接头8。工作时,工人在接头8处连接软管,将软管伸入到存放有自来水的槽体中,并将出液管3延伸到槽体的正上方,打开泵体1,槽体内的自来水被抽出,抽出的自来水顺次经软管、接头8、超滤膜9、进液管2、泵体1、出液管3,最后排放到槽体内,其中自来水在流经超滤膜9时,超滤膜9对自来水中的细沙和泥沙过滤,以将细沙和泥沙拦截在超滤膜的上方,循环抽排液一段时间后,即可在槽体内得到处理后的洁净水。

  [0003]当超滤循环泵使用一段时间后,需要将超滤膜9从超滤循环泵中取出,取出后再进行清理洗涤,现有的操作方式是,工人先拧出压盖7与进液管2之间的所有螺钉14,然后将超滤膜9从进液管2上拿走,拿走后,再对超滤膜9进行清理洗涤,待清洗结束后,工人将超滤膜9放置在进液管2的顶表面上,最后重新连接上螺钉14,以实现超滤膜9的安装。

  [0004]然而,这种超滤膜的安装结构在多次使用后,使用者自然会发现以下问题,I、拆卸清洗超滤膜9时,需要频繁的拧出多个螺钉14,清洗超滤膜9后还要拧紧螺钉14,这无疑是增加了工作的工作强度,还降低了超滤膜的清洗效率,不利用对超滤膜的频繁清洗。II、由于超滤膜9被压在压盖7之下,超滤膜紧紧的贴在进液管2的顶表面上,导致工人需要消耗很大力气才能将超滤膜9取下,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,进而降低了超滤膜的清洗效率。因此,亟需改变超滤膜的安装结构。

  [0005]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存技术的缺点,提供一种结构紧密相连、提高超滤膜清洗效率、方便将超滤膜取下、简单易操作的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。

  [0006]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,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它包括泵体、设置于泵体一端口处的进液管、设置于泵体另一端口处的出液管,所述进液管的左右外侧壁上均焊接有安装板,两个安装板的底表面上均固设有垂向设置的电缸,两个电缸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均焊接有连接板,两个连接板之间焊接有压盖,压盖上连接有接头,压盖的底表面与进液管的顶表面之间抵压有超滤膜,所述进液管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部均开设有盲孔,盲孔内嵌装有弹簧,弹簧的一端焊接于盲孔的底部,另一端上焊接有与盲孔滑动配合的顶板,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,顶板的顶表面抵压于超滤膜的底

  [0010]所述压盖上开设有螺纹孔,所述接头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,接头经外螺纹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于压盖上。

  [0012]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,结构紧密相连、提高超滤膜清洗效率、方便将超滤膜取下、操作简单。

  [0019]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,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,

  [0020] 如图3~4所示,一种用于超滤循环泵内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它包括泵体1、设置于泵体1一端口处的进液管2、设置于泵体1另一端口处的出液管3,所述进液管2的左右外侧壁上均焊接有安装板4,两个安装板4的底表面上均固设有垂向设置的电缸5,两个电缸5关于进液管2左右对称设置,两个电缸5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均焊接有连接板6,两个连接板6之间焊接有压盖7,压盖7上连接有接头8,压盖7的底表面与进液管2的顶表面之间抵压有超滤膜

  9,所述进液管2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部均开设有盲孔10,两个盲孔10关于进液管2左右对称设置,盲孔10内嵌装有弹簧11 ,弹簧11的一端焊接于盲孔10的底部,另一端上焊接有与盲孔10滑动配合的顶板12,所述顶板12为外部包裹有橡胶套的塑料板,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,顶板12的顶表面抵压于超滤膜9的底表面上。

  [0021] 所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槽体,所述电缸5的活塞杆向上贯穿槽体设置。所述压盖7上开设有螺纹孔,所述接头8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13,接头8经外螺纹13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于压盖7上。

  [0023] S1、工作时,工人在接头8处连接软管,将软管伸入到存放有自来水的槽体中,并将出液管3延伸到槽体的正上方,打开泵体1,槽体内的自来水被抽出,抽出的自来水顺次经软管、接头8、超滤膜9、进液管2、泵体1、出液管3,最后排放到槽体内,其中自来水在流经超滤膜9时,超滤膜9对自来水中的细沙和泥沙过滤,以将细沙和泥沙拦截在超滤膜的上方,循环

  [0024] S2、当超滤循环泵使用一段时间后,工人要将超滤膜9取出并进行清理洗涤,此时工人只需先关闭泵体1 ,控制两个电缸5的活塞杆同时向上伸出,活塞杆带动连接板6向上运动,连接板6带动压盖7同步向上运动,当压盖7与超滤膜9分离后如图5所示,在弹簧11的弹力恢复力下,弹簧11将顶板12向上顶起,两个顶板12分别将超滤膜9的左右端部顶起,超滤膜9与进液管2之间出现缝隙,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,工人将手伸入到该缝隙内,最后向上提起超滤膜9,即可将待清洗的超滤膜9从进液管2上取下,取下后对超滤膜进行清理洗涤,由于超滤膜9的左右端部分别被两个顶板12向上顶起,顶起后,超滤膜9与进液管2之间出现缝隙,该缝隙足够容纳工人的手指,相比传统超滤膜9紧紧的附着在进液管2上,极大的方便了工人快速、轻松的将超滤膜取下,并进行清洗。

  [0025] S3、当将超滤膜9清洗后,工人将超滤膜9重新的放置到进液管2的顶表面上,然后控制两个电缸5的活塞杆同步向下缩回,活塞杆带动连接板6向下运动,连接板6带动压盖7向下运动,压盖7将清洗后的超滤膜9压紧于进液管2的顶表面与压盖7之间,同时顶板12被重新的压入到盲孔10内,当活塞杆完全缩回后,就可以实现压盖7的安装,进而实现超滤膜9的安装,继续启动泵体1,即可继续过滤水。

  [0026] 从步骤S2~S3中可知,只需控制电缸5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,实现超滤膜9的取出或安装,相比传统的超滤膜的安装结构,无需拧出或拧紧进液管2和压盖7之间的螺钉,从而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,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超滤膜清洗效率。

  [0027] 最后应说明的是,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,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,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,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,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做修改,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。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,所作的任何修改、等同替换、改进等,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。

上一篇:管道循环泵怎么选型及需求留意的几点
下一篇:立式管道循环离心泵